危廢處理景氣度反彈 新一輪增量空間加速迭代
來源:科柏盛環保 發布時間:2020-12-23
《*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日前正式出爐。
目前《名錄》內的危險廢物共467種,與2016版相比減少了12種。這將有助于化工行業推進危險廢物利用,降低化企危險廢物管理和處置成本。《名錄》既鼓勵了特定種類危廢資源的循環利用,原本需交由資質單位付費處置的廢物也無需付費,還能產生利用價值。通過細化類別的方式,確保列入《名錄》的危險廢物的準確性,推動危險廢物精細化管理。
新修訂的《名錄》進一步明確了廢棄危險化學品納入危險廢物環境管理的要求。由于危險化學品并不是都具有環境危害特性,廢棄危險化學品不能簡單等同于危險廢物。《名錄》針對廢棄危險化學品特別提出“被所有者申報廢棄”,即危險化學品所有者應該向應急管理部門和生態環境部門申報廢棄。
《名錄》特別提出“在環境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根據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確定的方案,實行危險廢物‘點對點’定向利用”。這讓一些低價值或無價值甚至難以利用的廢物選擇末端處置端口的余地更大,市場充分競爭。而在9月初發布的新固廢法中,則明確新增危廢產生單位建立危廢管理臺賬,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危險廢物單位需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而龐大的危險廢物產生量及其造成的迫切處理需求為危險廢物行業的主要推動力。按照每年超1億噸危廢實際產生量,理論上危廢處置資質有近3000萬噸的缺口。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200個大中城市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為4643萬噸,比2014年10萬噸的產量同比增長132%。但由于危廢的收集、轉運、處置都需獲得相應許可證,也加重了供需不平衡的局面。
雖然核準規模遠超危廢產量,由于部分小企業產能利用率不足、核準規模的行業和地區匹配差異導致危廢處置仍有缺口。在同一時期內,危廢實際收集和利用處置量為2697萬噸(含收集57萬噸),核準產能投產率僅為26.4%。一般情況下新的危廢項目從開始申請到落地投產*快需要耗時2—3年,一般則要3—5年,改擴建的項目也要1年以上的時間。
同時,危廢處置項目往往需要一筆數額較大的初期固定資產投資,總容量為30萬噸的填埋處置設施通常需要約1億的初步投資。根據近期生態環境部所頒發的一系列文件來看,強調資源循環,鼓勵廠內利用或將成為新常態。一個產生危廢的工業生產流程一般會產生3到6個左右大類的危廢,這對危廢處置企業的處置能力和技術水平有較高的要求。其中,化工危廢總量大、成分復雜,且主要集中在終端處置領域。
國內券商預測,危廢處置整個行業將繼續維持高景氣度。數據統計,目前危廢處置行業平均毛利率超過50%,成為薄利環保行業中的“異類”。從各省十三五規劃所披露的新增危廢處置產能來看,多個沿海省份超過50%,合計平均增長率達到了212%。根據項目投資、審批、建設周期,2015—2017年大批投建的項目,將在2019年起的兩三年內陸續投產。從傳統危廢處理企業到全產業鏈拓展的大型環保公司,再到資金實力雄厚的新興力量均在開疆拓土。
“十三五”期間大量中小型地區性民營企業進入危廢處理板塊,同時也為未來的行業整合留下了充裕的空間。危廢處置行業的紅利期過去后,企業發展進入一個淘汰期,技術與管理水平不高的企業面臨淘汰。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由外延擴張式的規模化競爭轉為內涵升級式的品質化競爭,需要拼實力、拼工藝技術裝備以及區位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