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到地方全方位支持,“綠氫”將乘風起
來源:科柏盛環保 發布時間:2022-06-09
6月以來,深圳、江西、唐山等地相繼出臺了鼓勵氫能產業發展的規劃政策:
《深圳市培育發展新能源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及,到2025年要實現全市新能源產業增加值1000億元的目標,并將“氫能產業培育工程”列為重點之一,明確開展綠色高效、低成本、大規模制氫技術攻關,前瞻布局海水制氫、電解水制氫、核高溫制氫等下一代氫氣制取技術研究;
江西《關于切實穩住經濟發展若干措施》明確,為全力以赴穩住經濟發展,將采取七方面共43條措施,其中就包括“加快奉新、洪屏二期、永新、遂川、鉛山等一批抽水蓄能電站等儲能調峰項目以及光伏、氫能等新能源項目建設”;
作為傳統工業大市,唐山在《唐山市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中提到,到2023年氫能產業營收可達50億元,到2025年再翻倍,達到200億元。同時,唐山將著力構建氫燃料電池汽車及車用氫能制、儲、運、加全產業鏈協同的自主研發體系。
另有《寧夏回族自治區氫能產業發展規劃》正在征求意見,亦對“可再生能源制氫”提出了明確要求,到2030年,相關產量應達到30萬噸以上。此前,環保在線對各地的氫能“十四五”規劃目標做了粗略統計(詳見:將氫能寫進“十四五”規劃,這些省市目標已定!),其中便不乏構筑千億產業集群、拉動萬億投資的遠大發展藍圖。
*層面,6月初,*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明確將“推動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制氫利用”,在氫能儲輸用產業發展條件較好的地區,推進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產業化發展,打造規模化的綠氫生產基地。這就意味著,未來各地不僅要大力發展氫能,更重要的是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實現“綠氫”規模化生產與應用。
氫能產業鏈尚待完善,為何從*到地方的政策都已經開始向“綠氫”傾斜?制氫作為氫能產業鏈*為上游的一環,按照制備方式可分為“灰氫”、“藍氫”和“綠氫”。而“富煤缺油少氣”的能源結構特點,使得我國制氫仍以煤、工業副產等制成的“灰氫”為主,清潔程度遠達不到脫碳的要求。因此,從長遠考慮,可再生能源制氫也是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必然選擇。
有關機構測算,按照氫能頂層設計文件《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中的:到2025年,實現綠氫制備量10-20萬噸/年,以及我國氫能總需求20-40萬噸/測算,未來可再生能源制氫占比將至少達到50%。在此趨勢下,為推進綠氫占比的提升,相關產業鏈勢必會迎來快速發展。
現階段,氫能頭部企業正加快在風光水能豐富地區的布局,力求充分發揮當地可再生能源制氫的天然優勢,如陽光電源先后在山西、吉林等地推動“綠氫”相關項目落地,隆基綠能在線成立了氫能科技公司等。隆基股份創始人李振國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應將綠氫管理納入到能源管理體系,通過制定綠氫價格政策、給予補貼等方式,加快可再生能源制氫產業的發展,促進交通、工業等領域深度脫碳。
可以說,可再生能源制氫將在我國乃至全球的能源綠色低碳化轉型的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