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超長待機”,不僅臭氧威脅升級,污水處理廠也受累
來源:科柏盛環保 發布時間:2023-07-19
高溫,高溫,高溫,連續的高溫天“烤”問全國地圖,“杭州的暴雨剛落地就燙成了煙霧”沖上熱搜,真成了“澆不滅的熱情”。高溫天下,臭氧威脅急劇上升,這是每年都必提的環境問題了。
臭氧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輻射強度大、溫度高、濕度低、大氣擴散條件差以及存在逆溫現象等等,而人為原因主導的,包括汽車尾氣、石油化工/表面涂裝/包裝印刷/裝修等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都是臭氧污染產生的主要來源。“在天是佛,入地成魔”的臭氧,每到夏季都會引起警惕。
與往年一樣,今年夏防季,臭氧污染進入高發期,并且已經成為很多地區的*要污染物,超過了PM2.5。“十四五”期間,我國就提出要協同治理O3和PM2.5,夏季是一年中的關鍵,所以目前各地控污的措施基本集中于強化VOCs排放管控,落實專項監督行動,進行技術幫扶和指導,加大源頭替代推廣力度(主要是低VOCs原料),同時加強引導和宣傳。
而除了臭氧,高溫天的“超長待機”也給城市環衛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當其沖的恐怕就是異味問題,尤以垃圾中轉站,垃圾桶/箱,以及垃圾焚燒廠、垃圾清運車這些為“重災區”。
惡臭異味投訴一直是生態環境部門接到的環境投訴類別里遙遙*的,夏季的除臭措施更是要做好。目前,環衛清潔層面主要以加密垃圾清運頻次,嚴格遵守垃圾密封作業標準,智能垃圾桶則可以設置滿溢報警體系,垃圾處理相關設備配套異味處理技術,以及著重關注餐廚垃圾和廚余垃圾的及時清運和處置等等。
另外,高溫和臺風、暴雨總是“相伴而行”。一輪又一輪暴雨過后,“6省區有大到暴雨”的預警又來了,這已經成為夏季的常態,不過卻非常容易引發洪澇災害。我國早早就開啟了防汛模式,目前正是防汛關鍵期,多地更是進入了主汛期,突出防范重點,精準應對,做好緊急響應預案等工作都在進行中。
對于城市內部而言,防洪排澇工作至關重要。水利部在汛前就要求,對河道行洪、堤防安全、預案編制等環節開展全方位檢查,突出排查跨溝道路橋涵阻塞壅水、溝道泥石淤積等涉河風險。而就常態化措施而言,堤防加固、清淤疏浚、水系連通等工作都要抓好抓實。城市內澇的風險防范,要從排、滯、滲、蓄等方面全面發力。一方面是對易澇積水點進行整治,包括管網新建和改擴建,雨污分流改造,疏浚整治,建設海綿城市,守好城市濕地等等;另一方面就是充分利用水庫、河道等天然行洪通道,同時保障城市排澇泵站設施能發揮作用,維護和檢修都要跟上。
當然,在雨污分流體系不夠完善的背景下,其實暴雨降臨對于城市污水處理廠也不盡“友好”。更值得一提的是,持續的高溫對污水處理也有不小的影響。*當其沖的就是微生物,當溫度升到50℃,好氧消化和硝化作用幾乎停滯,活性污泥沉降性能顯著降低,二沉池更容易出現翻泥現象,聚磷菌的生物聚磷速度加快很容易導致水質磷超標。
另外,水泵和風機在夏季的持續高溫中,也很容易由于長期高負荷運轉而頻頻發生故障,電子元器件、傳感器、管線等也更容易損壞。曝氣池,也在過高的溫度中出現氧不易溶解于水的現象。還有一些事故,也更容易出現在夏季,對廠區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
為此,做好降溫措施,及時發現問題和故障,做好應對預案,對關鍵設備、建筑物、管線等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高溫雷雨等極端天氣的影響,防患于未然,對關鍵工藝設備的選擇更科學嚴謹,高溫天加強巡回檢查,強化安全管理,做好通風消防等工作,必不可少。當然,有條件的污水處理廠進行智能化升級,能夠有效提高風險應對能力,以及進一步降耗節能和減污降碳。